——寫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際
劉如學
365天,距離那個黑色的日子已整整一年,那猝然間的地動山搖,頃刻之間,無數個鮮活的生命被無情地掩埋在廢墟之下,無數個家庭妻離子散,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那撕心裂肺的痛哭,那世界末日般的恐懼,讓人們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那每一殘垣斷壁上磨礪的痛楚都深深地定格在每一個綿竹人的心里,無法釋懷。
死者長已矣,生者須前行。面對滿目瘡痍的城市,活著比死去更艱難。災難無情,人間有愛,當我們還未能從惡夢中驚醒時,人們已從四面八方伸出了援助之手,溫家寶總理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指揮抗震救災工作,他的“一切想著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為了人民利益為工作”的話語給了我們堅強地活下去的信念。堅強的綿竹人民從那一刻起挺直了腰桿,站了起來,用他們不曲的脊梁筑起了災后重建的信心。
365天,已足以讓我們去忘記傷痛,社會各界無私的援助和江蘇的傾力援建,引領我們堅忍不拔地走向家園重建之路。5月10日,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在綿竹市慰問演出,一萬五千人的會場內,當你看到那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那一雙雙揮動著國旗堅強而有力的手,“加油四川、感恩中國”那雷鳴般的吼聲,你一定會找到這力量的源泉,那就是來自于人們內心的大愛和勇氣。
艱辛而繁瑣的災后重建工作日復一日地考驗著人們的耐心和能力,置身于這片土地上,我們感受著生命的堅強,感受著堅強的力量的凝聚。截止5月7日,綿竹市農房重建開工達11.7萬戶,開工率達95%,完工7.9萬戶;全市城鎮住房維修、加固已開工4.3萬套,開工率達90%,廉租房開工3057套,占計劃的87%,安居房開工8660套,占計劃的73%,到明年8月,全體綿竹人都可住上安安全全、放放心心的生活;全市72所學校已全面開工,今年9月,90%的學生秋季可在新學校快樂的學習和生活;31個醫療機構全面開工,年底全部建成;到時綿竹的醫療條件會有新的起色;能源、交通、水利、文化、體育、廣電等基礎設施也全面開工,一個嶄新的綿竹正呼之欲出;原來簡直想都不敢想的成蘭鐵路、成綿高速復線、綿茂公路等重點項目落戶綿竹,現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城市配套正逐步完善,城市骨架已初具規模,綿竹、漢旺新城正加快推進,江蘇工業園、農業示范區建設也開始啟動。
災后重建的綿竹不久的將來會是一個更加富裕、更加和諧、更加美好的新綿竹。
(作者系綿竹市紅森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