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綿竹”因其地濱綿水兩岸,多竹,乃命名綿竹。2011年9月我正式來到綿竹,加入綿竹中民這個大家庭,那時我25歲。不同于剛出校園時的迷茫,加入綿竹中民后,我的人生有了停靠的港灣。那年綿竹的冬季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我并非土生土長的綿竹人,出生地在雅安石棉縣,綿竹的冬季最讓人難忘的是要比其他地方冷上幾分,但景也和別處不一樣一些,這就是地域之別吧。
2011年冬季我從事抄表員工作,每日穿梭在綿竹的大街小巷、行走在鄉間小道,無比的愜意和高興,不知為何心里總是美滋滋的,也許和我有了工作,還有就是從山區來到地域開闊的平原時,對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有關吧。雅安石棉縣是山區地域狹窄,而綿竹確是地域平坦廣闊,連片的田地,一眼望不到頭,我真的很感慨,地域廣闊,讓人覺得心情也舒暢不少。
綿竹的冬季陰冷,天氣昏暗,天空霧蒙蒙,很少能在冬季見到蔚藍的天空,真的讓人感覺很冷,這是我2011年對綿竹的印象。不同于我的家鄉雅安石棉縣,隨時可以在冬日里陽光明媚,天空蔚藍。山區的冬日里連片的松樹林是不落葉的,冬日里雖有些蕭條,但也能見到山上的點點蔥綠。而綿竹的冬季最讓人難忘的是道路兩旁的銀杏樹,從初秋開始慢慢變黃,到冬季變枯黃。風一吹隨風落下,樹下鋪滿金黃的落葉,這就是城市的冬季吧,道路兩旁樹葉落完,留下滿樹的枝椏。直到今年我見到銀杏樹葉落完,還是會想起我現在的境遇,就像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雖我在綿竹已生活數年,但還是隨時想著家鄉,想著兒時玩伴,想著父母,許多年我未能陪伴在他們身邊,無處寄托思鄉和思念親人之情,也許是這樣,讓我更加的珍惜在綿竹中民的每一天。
2011年是很快樂的一年,剛進公司,被綿竹中民企業文化所吸引,那年的迎新年團拜宴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年,給我這個離開家鄉,剛入社會不久的員工留下深刻印象。有別于其他團拜宴不僅可以享受美食,還可以欣賞大家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每個部門,每個員工積極參與,工作之余想節目、排練節目。團拜宴上評委打分,評名次,抽獎送禮物,送祝福,拼運氣,得驚喜等等。這樣的團拜宴充滿了歡聲笑語,真的特別感動,不僅是感動領導的用心,還有就是中民這個大家庭的團結。2011年已經過去10年,我在綿竹中民也是10個年頭,感慨時間的流逝,當年的事情點滴細節我已記不清楚,但那份感動和回憶是美好的。
綿竹的冬季,銀杏葉早已隨風飄散,滿樹留著秋日的碩果,帶著兒子在銀杏樹下拾起許多落葉,葉早已變金黃,慢慢變枯黃,冬日的天空還是霧蒙蒙,寒風凜凜,風吹起我的發,也吹起了滿地的落葉,落葉隨風飄散,就像我現在的心境,當樹葉落下的地方應該就是他的歸宿,我在綿竹早已安家,綿竹以后將是我的第二故鄉。
(作者系綿竹中民燃氣有限公司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