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儒濤
一說到北京的秋天,我想很多人都想去看香山的紅葉吧,我也不例外。楓葉在我們眼里有說不盡的欣賞價值,在古代的文人墨客眼里亦美不勝收。
有人說楓葉象征著溫暖,也有人說楓葉象征著諾言,還有人說楓葉象征著感情和鴻運;而我說,楓葉象征著成長,從春的淺綠到夏的墨綠再到秋的黃-橙-紅,經(jīng)歷了季節(jié)的變換和人來人往,未能留得住光陰,但可以很好的記錄時光,而來年,又是一次新的輪回。
《山海經(jīng)》載:“黃帝殺蚩尤于黎山,棄其械,化為楓樹。“黃帝殺了蚩尤后,兵器上染了血,變成了楓樹,于是楓葉變成了紅色。
“小楓一夜偷天酒,卻情孤松掩醉客”在詩人楊萬里眼里,楓葉偷喝了“天酒”而被染紅;在唐寅眼里“我畫藍(lán)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在李煜眼里“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在杜牧眼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紅色的楓葉象征了成熟,也代表了整個秋天。
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秋風(fēng)習(xí)習(xí),愿你拾一片紅色楓葉,去看這個秋天的美好。
(作者系北京中民燃?xì)庥邢薰竟?yīng)鏈業(yè)務(wù)部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