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青衛
今年冬季受現氣源地產能不足、長輸管線超設計能力輸送、居民用戶超計劃發展、采暖用戶增加較多等諸多因素影響,天然氣輸送工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供氣過程中需大于供,造成管道供氣壓力極端偏低。
一、在平時的輸配運行中,高峰時期的最高進站壓力不超過0.50Mpa,甚至出現過0.40Mpa以下的進站壓力,此壓力遠遠無法滿足正常的輸配調度。在氣源不足、調峰能力弱、用氣負荷大的情況下,及時掌握各類用戶用氣信息,特別是工業,它是平穩供氣的關鍵。我司于2014實施了燃氣工程數據采集監控與調度系統,各個站點的各工藝參數,包括氣體壓力、溫度、流量等數據,通過遠程終端設備對各類數據進行處理、存儲,并上傳信息至調度中心。通過對實時數據的監控,我們能及時的掌控每個站點的情況,才能提前對用戶告知,讓用戶做好因為壓力過低而造成錯峰生產或減產的準備。
二、 其次也能通過對各條管線的輸配方式進行改變,降低對總站的負荷。所以必須熟悉我們所有站點以及每條管線的流程,要合理分配流量,盡量確保安全平穩供氣,減少停氣、限氣帶來的影響。目前我們供氣范圍內鄉鎮的長輸管線基本已形成了環網,可以通過對其切斷閥門的控制來調度各個鄉鎮之間的供氣關系,從而減緩城區管線的壓力。讓本來處于管道末端的用戶的用氣壓力有一定的提升,并且能用較長的管道在夜間用氣量少的時候存儲一部分氣體,鄉鎮用戶開始用氣時還能使用掉夜間管道里存儲的氣體,進一步減少高峰時期的用氣壓力。
三、合理的應用LNG,LNG氣源作為調峰以及應急搶險備用氣源,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必須合理的安排LNG運行,充分利用好LNG,保障管網的均衡用氣,合理分配用氣時段。
四、在冬季用氣高峰時段很容易發生嚴重的供氣不足局面,造成部分城鎮居民停氣,因此在天然氣供應方面做好應急預案的準備。
(作者系綿竹中民燃氣有限公司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