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雪梅
偶得《工作是最好的修行》這本書,剛看到書名時我就在想,工作對我來說意味著什么?是獲取生存資源的方法嗎?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必要途徑嗎?還是能讓我的人生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帶著問題我讀完了全書,找到一個相對確定的答案,那就是把工作當成一種修行,就能獲得與之相關(guān)的意義。
這本書像開山的斧頭,像涉水的輕舟,像茫茫大海上的燈塔,給了我很多的工作上及生活中的啟示!在安靜閱讀的時候,總有一些心儀的觀點跳出來,令人怦然心動。透過這本書,喚醒了我曾經(jīng)的閱讀記憶,同時使我再度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逐漸體會到讀書的美妙,回想我在工作中遇到的種種難題,是樊登老師的《工作是最好的修行》給了我啟迪,帶給我在工作中存在問題如何解決的啟示,讓我豁然開朗。
我最喜歡的是正心和修術(shù)兩個篇目,對我來說幫助最大。正心,端正心態(tài)。也許做不到稻盛和夫、秋山利輝老先生那樣極致的匠人精神和對待工作使命的“厚重”,但至少可以明德而修己身。秋山先生強調(diào)“先德行,后技能,已成,則物成”的大道,把工匠的人品放在比技術(shù)更重要的位置,它創(chuàng)立的育成法則——品讀匠人須知30條,我逐字逐句的品讀,每一條在工作中都能找到普適的可行之處。要做一流匠人,必須具備“守”、“破”、“離”三個要素:“守”:模仿作為工匠所具備的一切要素;“破”:在既定的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風格;“離”:開創(chuàng)自己的新境界。在工作的時候也要學會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許多的技能靠的不是天賦,而是不斷的訓練和學習得來的。
工作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的變化會對我們處理事情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按照我們自己的情緒來安排事情非常重要。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客戶,盡心盡力地為每一位客戶提拱優(yōu)質(zhì)、便倢的服務(wù),但由于各種客觀原因,服務(wù)未能完全滿足個別客戶需求而引起投訴,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發(fā)生這種情況,需要妥善化解矛盾,贏得客戶的諒解,使我們能夠從被動應(yīng)付轉(zhuǎn)化為積極應(yīng)對。但是想成為一個受客戶愛戴的客服也并不容易,越是困難,越需要獨立思考、情感健全和特立獨行的堅持。工作最重要的是認真,心無雜念,安于當下,把心專注在工作上面,像孩子一樣專心致志。只要認真投入進去了,那么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工作中也不能滿足現(xiàn)狀,要嚴格要求自己,盡善盡美。同時,還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終結(jié)拖延癥,克服恐懼,實踐“立即行動”的哲學,今日事今日畢,把自己的工作內(nèi)容理清楚,這樣工作效率更高,工作也會更輕松。
工作沒有百分之百的滿意,只有精益求精的追求。它不一定是生活的對立面,或者說是享受的對立面,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許這就是工作的意義,也是工作和修行的目的。樊登老師的《工作是最好的修行》綜合了工作中的各個場景,是一本非常實用的職場指南,我從中受益匪淺。
(作者系重慶中民燃氣有限公司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