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您會打電話嗎?
您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那誰不會!
其實,電話誰都會打,但未必誰都懂得打電話與人溝通交流的藝術。電話連著你我他,一個電話可以產生“天涯若比鄰”的親合力,也可能造成“對面不相識”的離心力。
作為漳州安然燃氣有限公司的話務員,她們每天時時刻刻都在接電話、打電話。電話是她們與用戶溝通的橋梁,聲音是她們與用戶交流的紐帶,話務中心也是折射公司形象的一個窗口。
“用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天然氣人就要像天然氣一樣,燃燒了自己,溫暖了千家萬戶。”話務主管林白玫這么說。
林白玫所負責的話務中心一共有7名話務員,全是女孩,大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一些女孩從小受父母寵,在家有時鬧起小脾氣,會和父母頂嘴,可一旦坐到工作臺前戴上耳機,心里受再大的委屈,接聽客戶電話也要使用文明用語。客戶急,話務員不能急;客戶可以口無遮攔,但話務員決不能頂撞、與之辯論,還要為客戶著想,盡快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人均一天超130個電話
臨近中午12點,話務中心依舊忙碌,話務員們片刻不停地解答著用戶的各類問題。
“您好,歡迎致電漳州安然,請講……”家住冠城國際的李女士打來電話反映“用不了氣”,在確認燃氣表類型和廠家后,話務員指導對方插卡查看液晶屏上顯示的剩余氣量。
“沒顯示。”“您換下電池,看有沒有瞬間顯示?”“也沒反應。”“好的,麻煩您說下地址,我給您登記報修,師傅會盡快跟您聯系。”說話間,話務員在面前的電腦屏幕間飛速切換。她立即在客服系統上填寫出包含用戶姓名、電話、地址和故障內容等信息的報修單,并發送給相應部門。
主管林白玫介紹,漳州安然2017年度熱線接聽量高達6萬多個,呼出總量也有4萬多個,話務量多的時候,一天一人就接聽了130多個電話。
耐心指導
“家里的燃氣灶壞了,打不著火,請趕快派人來修,我等著做飯呢。”聽聲音,打電話的女士有六七十歲。
話務員許小梅憑經驗,她覺得老人的燃氣灶可能是該買氣了,或是燃氣表該換電池了。準備先和老人核實下情況,怎奈老人并不知燃氣表安裝在何處。徐小梅便耐心指導她尋找燃氣表,并更換電池。果不其然,燃氣表更換電池后便能使用。換完電池的大媽在電話那頭高興地說燃氣能用了,并感謝了許小梅的耐心指導。
“現在老城區改造,很多獨居的老年人也都用上天然氣了。老年人使用天然氣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也是特別多的,需要我們耐心引導。”話務員許小梅說。
微笑服務
“我家燃氣怎么不能用了?快派人來查看一下。”電話那頭是一個三四十歲的男人的聲音,緊促中夾帶著指責。
“先生,您好,您看看是不是您家的燃氣表中的電池沒電了?或者是您的燃氣余量不足了?”話務員楊煒爾耐心地詢問著。
不料男子根本不聽話務員說話:“我要求維修人員馬上來。”楊煒爾試圖再次與男子溝通,確認情況,然而男子不耐煩地說“你別廢話,馬上讓維修人員來。”接下來,電話中男子的聲音不但更大了,而且夾雜著臟話。楊煒爾無耐,但仍是認真記下了客戶的維修單,并督促落實。
然而過了不到半個小時,那位急躁的男子又打電話過來說,是他們家的燃氣余量不足了并向楊煒爾致歉自己的失禮。楊煒爾客氣地向男子說明,需要攜帶IC卡到營業廳進行繳費。
無論是業務咨詢,還是故障報修,無論是服務建議,還是各類投訴,話務員們始終嚴格按照“首問責任,跟蹤督辦,親切回應,優化成果”的服務流程,耐心地解答客戶的每一個問題,細致地記錄每一張派單。在線的12小時,每個客服坐席都要接聽上百個電話,解決上百個不同的問題,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滿意接話并做好詳細記錄。
這就是她們,漳州安然客服熱線的姑娘們,從日出到日落,用自己執著的責任心堅守在公司對外服務窗口的第一線。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在萬家團圓的節假日,都能聽到她們甜美的聲音,看到她們靚麗的身影。心系客戶滿意服務的神圣職責,讓她們一心撲在工作崗位上,用自己最美的聲音譜寫著燃氣人的流金歲月,她們是藍焰中最美的焰火,為藍焰更壯美,而默默地燃燒自己。我們向你們致敬!
(作者系漳州安然燃氣有限公司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