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計算K值用的天然氣相對密度比實際?。?/DIV>
f、求積儀求積波動的靜差壓格數時,曲線取值偏大;g、溫度計不準,記錄的溫度值比實際氣體溫度值小。
(2)、降低計量誤差的措施
①、強化規范意識:
a、貿易雙方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規,在供用協議中應有關于計量的專門條款,在流量計選用、參數設定和實際應用中力爭做到科學、公正、公平、公開;
b、民用氣計量與工業用氣計量有不同的特點和一定差異,因此,相關部門及流量計制造商應結合到民用氣計量的實際,研究擬定相關規范,切實解決規范滯后于應用的問題。
②、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設計、安裝、使用、計算、檢驗;
③、加強計量管理,加強對計量裝置、儀表、管路等檢查、維護、保養、檢定;
④、避免出現故障狀態或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狀態;
⑤、加強計量協調工作,設置對比計量儀表,及時協調處理供氣貿易計量中的誤差問題。
2、銷售結算計量管理
(1)、計量誤差的原因
銷售計量管理一直以來就是降差管理的難點和重點,造成誤差的原因較多,諸如:計量表自身質量問題;設計、安裝問題;運行中的管理;計量表的首檢、強檢及強制更換等等。
下面以常用的模式表為例從計量表本身質量方面簡單分析影響計量準確性的一些因素:
①、計量表的結構與材質:
模式表計量準確和穩定應滿足結構簡單,可動部件少,密封性好,其各類部件材質應滿足設計要求,尤以皮膜材質性能(彈性、強度、密度、耐磨耐腐蝕性)為重;其次是可動部件中塑料件需滿足材質成份要求, 實踐證明:影響塑料件結構尺寸變化的因素關鍵在加工此件模具使用壽命,直接影響裝配精度,無法保證計量準確穩定。
②、計量表的裝配工藝:
裝配工藝是否先進、科學、嚴格,操作者是否按標準嚴格操作,最直接影響計量表準確性,如裝配中皮膜皺褶,閥蓋、閥座密封不嚴,齒輪箱裝配偏移等均會造成排氣量減少,行程不足(表跑快);內漏,阻力增加(表跑慢)等現象,影響表的計量準確性。
③、檢測手段:
模式民用表檢測分三部分:來件檢測、在線檢測和出廠最終檢測。來件檢測是保證生產合格表的前提條件,重中之重;在線檢測是保證一次合格率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環節;出廠最終檢測是確保綜合指標合格的關鍵。以上三種檢驗必須設專人和專業檢測器具設備且配有嚴格檢驗制度。
④、完善的產品質保體系:
生產管理有序,質量保證體系健全,產品質量跟蹤檢驗體系運行有效,是生產計量表準確性的基本保證。
(2)、管理措施
①、做好計量表的選型工作:
結合上述影響因素,應選擇企業綜合實力強、檢測手段先進、質量體系完善的制造企業的合格產品;同時,還應結合本地用氣環境及單表用氣量等實際,選擇好計量表的規格,根據專家建議:應選擇常用流量點為計量表額定流量的50%-70%最適宜(可大大減少因長時間小流量而造成的誤差損失);重慶地區的天然氣常用流量點一般為0.25-0.5m3/h,若選用J2.5的燃氣表,是其額定流量的10%-20%,顯然偏大,因此,建議選擇J1.6的燃氣表。
②、解決好設計、安裝中的問題:
改進設計施工工藝,盡量將氣表安裝在無油煙、無腐蝕、通風干燥、防日曬雨淋、免遭碰撞的環境,并在安裝工藝中盡量從技術上預防盜氣行為。
③、加強運行管理:
a、建立燃氣表使用檔案:建立燃氣表使用檔案是計量器具依法管理的最佳措施。目前,燃氣用戶收費微機管理已在本地區普遍實現,在此基礎上,增加燃氣表檔案跟蹤記錄管理,為企業提供定期更換儀表依據,勢在必行;
b、加大檢查力度,防止盜氣行為:結合有關法規,設立專門的執法檢查機構在受權范圍內重點針對違章用氣行為進行查處;
C、及時檢修、更換問題計量表:要求客戶管理員在進戶抄表訪問中細心檢查,及時發現并報告問題氣表,并組織專人撤換、檢修、校驗。
④、嚴格燃氣表的首檢、周期檢定和強制更換的制度:呼吁有關主管部門盡快依據相關法規制定企業操作性較強的規定,對燃氣表出廠后安裝前進行強制首檢,規范運行過程中的周期檢定,對到期氣表(有關規定為8年)強制更換(目前大部分氣表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
⑤、要求燃氣廠家加快技術更新,設計制造燃氣表時,考慮提高防盜氣技術含量,比如:如何防拆計數器盜氣,如何防過表不走數(表口做文章)等等。
⑥、推廣利用智能燃氣表等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新工藝。
二、加強供氣管網的巡查和維護
1、造成管網漏損的原因分析
川、渝地區的燃氣公司大都成立時間較早,其管網(包括長輸管道、城區集輸管網及應用管網)采用的材料幾乎都是使用鋼管,眾所周知,鋼管在絕緣防腐質量和使用環境較差的條件下,很容易腐蝕并導致有一定壓力的燃氣泄漏。因此,造成管網漏損的主要原因就是輸送燃氣的鋼管腐蝕泄漏所致。為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必要簡單分析一下鋼管腐蝕的主要原因:
(1)、化學腐蝕:是指金屬表面與非電解質直接發生純化學作用而引起的破壞。在金屬表面均勻發生,鋼管在空氣中或土壤里的腐蝕就屬于這種情況,腐蝕速度緩慢。
(2)、電化學腐蝕:在管道預制和施工過程中,三通、焊口、法蘭、盲板、接頭等防腐施工困難部位易出現防腐質量問題,如果防腐不到位,除銹也是關鍵的一個環節,如果管道除銹不徹底,管道與防腐材料就不能緊密粘結在—起,極易形成原電池,發生電化學腐蝕。也就是金屬和電解質組成原電池所發生的金屬電解過程。
(3)、細菌腐蝕:細菌對鋼鐵的腐蝕機理較為復雜,土壤的PH值也是管線腐蝕的因素之一,但主要在一些土壤中有以下三種細菌參加腐蝕過程:硫酸鹽還原菌、硫氧化菌、鐵菌三種。
結合本地區實際,在檢查和整改過程中發現:較普遍的腐蝕是電化學腐蝕,細菌腐蝕次之,化學腐蝕較少或腐蝕緩慢。
2、降低漏損的措施
(1)、加大運行管網的巡檢力度,盡早發現、整改隱患。
a、利用先進的探管儀器將埋地供氣管網探測出來,并繪制詳細的管網圖,建立詳盡的管網、設施檔案;
b、采用先進的打孔和檢漏設備,組織專人定期對管線進行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搞好設備運行管理:將各類場站、閥井(室)、調壓站(箱)及供氣設備建檔建卡,明確專人、定期保養維護。
(3)、定期向天然氣管網里加注一定量的臭劑,加大宣傳力度,動員廣大市民發現異臭及時報告,以及時處理。
以上幾項措施應設專門機構和人員實施,先擬定相關規范、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并配以完善的考核辦法,可能實施效果會好一些。
三、加強工程設計、施工管理
1、改進設計施工工藝
根據上述管道腐蝕原因的分析,我們充分認識到:能找到一種替代鋼管用作燃氣輸送的材料就解決了主要問題。近幾年,隨著PE(聚乙烯)管材的推廣和利用,其性能穩定、耐腐蝕、施工工藝簡單、造價合理,已被人們普遍接受,在中壓以下的燃氣輸送中基本列為首選。同時,另一種新材料——鋁塑復合管也被人們普遍用于燃氣應用工程管材替代了傳統的鋼管。新材料、新工藝的相關規范也在陸續擬定和出臺。相信隨著科學進步,管道燃氣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工藝的進一步改進,對降低管網漏損會起到積極作用。
2、強化工程質量管理
設計施工質量的好壞,是能否保證燃氣輸配管網安全運行的前提,也是降低供銷差率的保證。因此,我們首先要從設計施工上從嚴把關,嚴格按規范設計施工,加強施工過程監督檢查。設計時要認真堪察現場,制定出科學、合理、準確的設計方案。施工時要從開挖、下管、焊接、防腐,回填、強度氣密性試驗等環節嚴格質量監督和驗收
3、加強供用氣工程檔案管理
多年來,燃氣企業對工程檔案管理一直不夠重視,給現在的經營管理及降差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帶來很多麻煩,很多公司逐漸意識到了重要性,正在著手彌補,有的公司投入大量資金將檔案管理電子化、網絡化,確有必要。
四、加強氣費回收管理
氣費回收管理也一直是降差工作的一個難點,由于用戶眾多且多是一戶一表,大多實行抄表收費,工作量大,難以跟蹤監督其工作質量,因此,回收率主要取決于員工的工作自覺性。要根本改善這類問題,還需假以時日依靠技術上創新,使用新產品和改變現在的抄收方式,所以,現在僅能作到:
1、加大抄表力度,改進收費辦法。
制定完善的考核檢查制度,加強員工責任心教育,增強員工工作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利用銀行網點多、分布合理等優勢資源與公司收費系統聯網代扣代收氣費;利用通信網絡優勢資源實施語音抄表、語音繳費、語音查詢等功能輔助氣費回收工作。
2、加大開發利用智能表及智能抄收系統,提高管理效率。
智能化計量儀表和智能化抄收系統是本行業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發展趨勢,且國外業已實施,當然,我國的燃氣行業要邁上這一步,還會有一個過程。還需:政策引導、行業推動、市場接受、企業參與。
結束語
解決燃氣企業供銷差率已然成為燃氣行業經營發展的一個重要難題。這一難題不僅考驗著多元化體制下的燃氣企業經營者,也同時考驗著我們各級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因此,降低供銷差率這一系統工程既是我們燃氣企業要認真對待并著力破解和跨越的,也需要得到社會各界及政府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
(作者系重慶中民燃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