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在市場經濟形勢下,一個企業只有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實行滿足自身管理需要的內部治理措施,并嚴格遵循實施,才能持續、穩定、健康地向前發展。而內部治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抓好內部治理,我認為首先企業和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克服單一性和片面性,做到全面治理、全員治理和全過程控制。
第一是內部治理的全面性。企業必須要堅持以 “產、信、人、財、物”為中心,以提高效率、效益為目標,把內部治理滲透于企業中所有部門和所有崗位。
在全面治理中,個人認為應加強以下各方面工作:1、加強內部治理的體系和制度的建設。良好的內部治理體系和制度可以有效地確保企業的資產完整,保證企業的會計資料及其他各項資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促進企業經營方針的貫徹實施,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進而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良好的自我發展、自我制約、自我調整、自我治理的機制和環境。2、加強企業內部的會計治理,利用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信息直接有關的治理,對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所進行的指揮、調節、約束和促進。3、加強企業內部的管理治理,通過對行政、業務工作的治理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并與內部會計治理在實際工作中形成一個相互依托、縱橫交織的、有效運行的治理網絡。4、加強對管理者的治理。一個企業的內部治理應該包括兩個大的層面,一是管理者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治理,二是所有者對管理者的治理,這兩個層面的治理必須同時抓,避免出現“燈下黑”的情況。對管理者的治理,一是要健全相應的治理制度,二是要加強監督審計力度。
第二是內部治理的全員性。企業要充分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強調和調動每一位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管理者和全體員工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在實現個體自我約束的同時,充分尊重個體行為,調動每一個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此,企業首先要對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權限進行確立,根據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合理設置機構,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權利,使各項業務的各重要環節,都在相互協調、監督和制約的基礎上來完成,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作、有效制衡的內部制約與牽制體系。 同時,企業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考評和激勵機制,真實評價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績效,充分體現每一位員工的存在價值,積極發揮激勵機制作用,充分調動企業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全員的生產與創新熱情。
最后是全過程控制。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隨時掌握各方面的有效信息,對企業實行動態管理至關重要,因此,我們企業在運作中必須切實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動態控制。
首先,必須注重事前控制,通過收集整理有效信息、掌握事態發展的真實規律、對未來發展方向進行相對正確的預測,提前采取措施將可能發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患于未然。其次是加強事中控制。在企業生產經營和各項工作中,必須對正在進行的各項工作開展必要的監督、檢查和指導,以確保每項工作都在既定軌道里進行,如發現問題,可及時糾正偏差,確保每項任務的完成和落實。最后,企業要做好事后控制,認真分析以前工作的執行情況和結果,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和原因,擬定糾正和防止再出現問題的措施。
在企業的整個治理過程中,企業應抓好關鍵環節的治理點,采取重點治理、集中治理、分層次治理相結合的辦法,把內部治理貫穿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做到全面、全員、全過程治理,把各項治理落到實處。這樣,才能有效地治理和克服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弊端,才能保證企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系北京中民燃氣有限公司綜合管理部員工)